2007年12月19日 星期三

羅東四結長老教會(1964-1966)。劉明國

(2012.5.29補文)
羅東四結長老教會(1964-1966) by 劉明國


 圖。文/謝明達


浪漫的真實(Romantic Reality)一詞 /一書,做為戰後蘭陽建築展」(2011.12.9-2012.6.3)的主論述,不但是領略蘭陽建築的詳盡指南,更是打開戰後台灣建築地域觀照的領路疏。開宗明義的「浪漫」,補充了1945以來台灣對於本地現代建築的盲點,意即,過度集中在抽象幾何的理性主義 v.s.中國古典的復古式樣間的喋喋爭論。忽略了從歐美的原生現代主義建築的發展中,仍有許多不同的分支。這些紛支譜系,粗略地來歸類,理性與感性是也。

感性之於理性主義建築,並不是相抗的對立面,卻更像是銅板的正反兩面,雖分居兩面卻鎔鑄一體。許多文化都呈現這種兩面兼性,古羅馬神話中的Janus兩面神,聯繫了過去與現在,而中國文化中的太極陰陽,則道盡週而復始、延綿擴散。

法國STS學者Bruno Latour提出了「交引纏繞」的科技/社會互動觀,顛覆了「直線進步」的達爾文主義。而藉由這種兼容並蓄的觀念來看台灣建築,或許可以得到新的啟發,意即理性與感性可以並置,傳統與現代可以共融,全球與在地能夠辯證地實踐。

兩面兼性一直以來被台灣的建築論述所忽略,加上受到戒嚴時代「漢賊不兩立」的政治文化的侵蝕,致使現代與傳統被迫在文化上分家。過去每每論及台灣地域主義建築的發生,是啟於1970年代鄉土文學論戰的火花。仔細追索這起論戰的本質,恐怕與近日中國內部的「唱紅打黑」的鬥爭文化並無二致,只是台灣這頭一方打的是「紅」、打的是「工農兵文學」,另一方則在「吹台青」的政治氛圍下鑽出鄉土創作的生路。這固然是一起文學公案,但是否就揭開了台灣鄉土建築的序曲,亦有待商榷。

前述假設若為真,但仍是在鬥、打的本質上進行建築創述的話,依舊逃脫不了二元觀點的侷限,不論這爭論的二元是「傳統/現代」、「外來/內在」、「全球/地域」,皆終難有成。且觀1970年代後期伴隨著房屋商品化而來的非理性繁榮與後現代現象,不正是台灣缺乏兼容觀點的文化創傷?不正是鬥打下的文化體虛?放在本地建築的實踐上,正是「現代主義之國際式樣」「復興中華之北方宮殿」二選一的紅白大對抗時代的終結,迎向了一起「向錢看」淹腳目式的消費都市蔓延時代。

其實,在「詰抗的」大道之外,一些「折衷的」曲幽小徑,已說明了進一步理解現代主義,同時積極回應在地條件的創作,是有可能昇華出「地域性」的深刻作品。本案即是一例。而屏除掉為政治服務的宮殿式作品,修澤蘭建築師的有機主義式的創作路線若有機會開枝散葉,或許能及早啟發台灣建築界的感性右腦。

.......................................

Janus Clk教授轉述:這是劉明國代表作品,神父說這是諾亞方舟的隱喻。
.............「這是需要被指定保存的粗獷主義建築,希望大家當義工說服教會。

我認為,這是台灣與歐美日現代主義內省的第三代建築師最接近的歷史一瞬。


對本案有興趣者延伸閱讀:王增榮、王俊雄著《浪漫的真實:戰後蘭陽建築展》書中的篇幅(頁42-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