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9月7日 星期日

2014.8.24 東大情報學環學術研究棟+廚菓子 by 隈研吾

    急行軍了一天,在舊岩崎邸庭園閉館後,我跟K君出現了晚餐前時段的空白。庭園位在上野不忍池附近,往東,可以去繞繞上野公園內的名建築,但基本上也是閉館狀態,只能看看外觀;往西,則進入東大本鄉校區,好像選擇較多,加上K君過去來到東京也是行色匆匆,許多建築尚未得見。於是往西,從鐵門入了東大。首先還是去到安藤忠雄經典的情報學環福武廳,我很訝異久居日本的K君竟是第一次看這棟房子。其次,鄰近楨文彥設計的法學棟,也是K君心頭好,雅致不俗的幾何比例,歷經十數年後仍在新屋環伺的校園中鶴立。
    隨後,我們就找起今年初隈研吾才發表的「情報學環學術研究棟」。校區內的地圖尚未標示此棟新建築,問了警衛,才知建築位於南側的春日門附近,與我原先在網路上看到的「廚菓子」是同一間房子。
    由Daiwa House捐贈的「情報學環學術研究棟」,坐落於懷德館庭園的一側,樓下一側做出面對庭園的半戶外穿堂,成為進駐的「廚菓子」的室外雅座。我跟K君只能在這個賣店周邊繞,研究棟室內沒有進去參觀的契機。繞到最後,入座品評休息一下,是一定要的。第一志願當然希望能進到室內,人同此心,所以為數不多的室內座早已客滿,只得將就室外雅座。我們選了面對庭園的沙發區,雅座雖雅,但沒有空調,也抵擋不了從庭園源源不絕蚊子的攻擊。
    我與K君看了看菜單,顯然在可能大吃大喝的晚餐前不宜對於上千円的和果子做過多幻想,於是不約而同點了冰咖啡,雖已是最實惠的選擇,還是硬比中午的拉麵還貴。
    唯二的沙發座,被我們佔了一組,隔壁的大叔顯然在等約會的伴,來得比我們早,卻茶點卻遲遲不上,又走進走出的在打電話,還託店員解釋這家店的位置。顯然對當地人也不是個容易描述的地方。
   我們的冰咖啡上場,用透明玻璃小瓶裝的咖啡,另附上一整杯的冰塊,讓你隨意加入,不致一下就沖淡咖啡味,細心款待感消彌了我們覺得太高的牌價。我們總是為了解渴、體驗空間兼拍照而來,又跟店方要了冰水,拉長了休息的時間,也閒聊起來,順便猜著隔壁的大叔的約會咖甚麼時候會出現。隨著天光黯淡,蚊子兇猛程度不減,手拿著蚊香前來替換的店員硬是被大叔纏著在問地址。蚊香來了,店員又奉上一些小點小糖小茶,桌桌有獎。小物雖然抵不上原本的高單價消費,但讓人覺得心情挺好,不是點完單上完餐就不理的高傲
服務,物有所值。
   講了這麼多吃食,房子還不講? 實在是放幾張照片就講完的事,尤其是我們只在外面繞,學術棟內的情況並不清楚,也就不細講了。隈研吾一貫的手法,透過細碎化的素材質感,重新組構「傳統/現代」的新印象。也因為素材的細碎化重組,遠看成一體、近看見秋毫。頗有西畫印象派的手法,特別像秀拉的點描法。呈現在三度的建築空間中,往往能顛覆傳統素材的厚重感與封閉感,反倒開創特殊的透明感與輕盈感。這種透明輕盈卻是以一種傳統味(如木、草、石)等面貌登場,與妹島和世的那種現代素材的輕盈相當不同。雖說手法如此,但隈研吾的作品並沒有維持一貫的細緻度,有時候懷疑細緻度的不一是因為「意念不同」還是「意志不同」? 是刻意的還是無心的? 我們留下許多問號。










《PEN》369期咖啡專輯的介紹(http://www.pen-online.jp/magazine/pen/pen-369-coffee/)













2014年9月2日 星期二

2014.8.24 舊岩崎邸庭園+國立近現代建築資料館



今天的大重點,要追上展期最後一天,位於舊岩崎邸庭園的國立近現代建築資料館的「平成26年度 前年度活動報告展」。成立第三年的國立近現代建築資料館,隸屬於日本文化廳,前兩年度各有一次年度展。2012開館首先登場的是「建築資料にみる東京オリンピック」(展覽簡介展出作品),展出丹下健三(1913-2005)的代代木國立競技場相關書圖,一方面以丹下這位天王揭開這個館的序幕,另一方面,做為申請2020東京奧運的系列暖身活動,同場展出Zaha Hadid的東京奧運主展館方案,特意繫起1964、2020兩次奧運與東京的聯想。
















    
開館記念特別企画展示「建築資料にみる東京オリンピック-1964年国立代々木競技場から2020年新国立競技場へ」
http://nama.bunka.go.jp/kikak/kikak/1305/

 




















    

    
    接下來的2013年度展,則打出柯比意嫡系,曾以1937年萬國博覽會日本館設計獲得大會金獎的留法才俊,坂倉準三(1901-1969)的三階段作品為主題,展題「人間のための建築 建築資料に見る坂倉準三」(展覽簡介展出作品)

人間のための建築 建築資料に見る坂倉準三
http://nama.bunka.go.jp/kikak/kikak/1311/
    今年的的展覽,雖然很平實的叫做年度回顧展,其實內容也是亮點處處。除了將去年坂倉展的精華再現外,同時新增了同樣是柯比意嫡系的吉阪隆正(1917-1980)作品圖說展,尤其今年正逢威尼斯雙年展,雙年展日本國家館正是由這位象集團的祖師爺吉阪所設計的,日本館的設計圖中,庭園鋪排的細節,更讓人聯想到宜蘭冬山河正是系出此門。雖然同樣是取經自柯比意,但吉阪1950年代前往法國時,柯比意的創作已經進入後期粗曠主義的試驗期,吉阪得到的養分、其作品展現的氣質,也就與1930年代的坂倉有顯著的不同。另外,今年度還收錄的大高正人(1923-2010)的作品。這位以人工台地設計而知名的建築師,其實是代謝派的健將之一。人工台地的設計觀念,也一直影響後來日本後來的各種都市公共空間的處理手法。這種以不同高層來處理都市交通的人車動線分離,在當前的日本大型車站地區仍屢見不鮮。這種人工地盤設計,也一度影響了高而潘建築師的「台北市政府競圖方案」。



平成26年度 前年度活動報告展 建築アーカイブズをめざして
http://nama.bunka.go.jp/kikak/katsudo/1405/
吉阪隆正

大高正人

吉阪隆正

吉阪隆正

國立近現代建築資料館一隅

舊岩崎邸






      同處一地的舊岩崎邸庭園,是明治時代發跡的三菱財閥創辦人,岩崎彌太郎(1835-1885)的舊邸所在。原本佔地龐大的和式家宅,目前僅剩一隅。而當時作為招待外賓的洋樓,由東大造家學科創系主任康德所設計的,至今留存。一旁還有一處做為娛樂間的,採取北歐井幹式構造木造房。



舊岩崎邸之娛樂間

舊岩崎邸庭園


舊岩崎邸


舊岩崎邸步道
斜坡步道固定碎石的細部

庭園入口

2014.8.24 再訪上野武骨拉麵+下谷變電所

    與K君用半天的時間看了50年份的日本戰後住宅展,深感精神飽滿卻肚皮蕭條,已過中午時分,本想就近在北浦和就解決的,但短短的展場到車站的路上,看不到合八字食堂,輕食選擇居多,對還有大半天行程要走的我們來說,怕是在半路上又餓了,遂提議回到選擇多的上野再覓食。北浦和就暫時用Ginger Ale的氣泡騙騙肚子。
    回程感覺異常的快,京濱東北線在離峰時間也是相當迅速可靠。回到上野,出了不忍口,穿過阿美橫丁,憑著印象往五骨拉麵的方向走。路上經過同樣是武藏集團的拉麵店,卻是門可羅雀,畢竟已經下午兩點多。沒想到,左拐右彎來到武骨拉麵那個街角,排隊的人仍是滿出來。用極小店面營造出排隊的熱絡感,想必是店家早就想好的策略,但是過了吃飯時間的周末假日仍如此熱絡,顯然有其他吸引人的因素。我還是點了每次必點的「黑丸」,K君點了「赤丸」,K君吃了一口麵,吐出一句「可以理解為什麼這麼多人排隊」。這樣,我放心了,終究沒有虧待從北浦和用Ginger Ale氣泡騙的兩個肚子。再次造訪,與過去幾次印象中的味道稍微不同,可能是夏冬兩季的差別,也可能是店員改了豪邁出麵呼號的心理作用。
    食畢,一定要路過給K君看的上野Art Deco風格的下谷變電所,務必請K君回去請教其尊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