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12月31日 星期一

2012年12月22日 星期六

末日即重生:林口、河口、麵來張口。樹洞、雲洞、曆法蟲洞。

末日即重生:
林口、河口、麵來張口。
樹洞、雲洞、曆法蟲洞。

在即將告別停駛的林口線,介於林口電廠與海湖站之間的大轉彎,海天一色。是芥末日這天,天晴有雲、霧起煙漫的航線底下,隨時見到入場降落的飛機隨時穿過一層層的霧靄,兩翼帶出白朦朦的擾流像是變身中的火鳥功。H大人開示,曆法變換,彷彿是打開時空之門的位移與轉換,是不是就像鳳凰浴火重生一般,「雖是我非我而仍我,但昨我今我猶超我」。Bruno Latour稱「我們從未現代過」雖然不是這個意思,但某種程度的來說,我們從來都不是跟過去一刀裂解的狀態,所以馬雅曆法變換,或許可以理解為我們正在經歷一種莫名的宇宙引力的置換,末日之說,可能是「一切堅固的都煙消雲散了」,我能繼續寫著這篇網誌,我們已經知道這不是指物質的毀滅消失,卻可能是某種新意的重生,或者是意義的重新排列。不管如何,曬了一天艷陽後,追了火車飛機,消失的旅運路線不再,但乘客、車輛載具、景致、或者是追拍的我們,將在不知何處重新相遇。林口線的末日,希望也是這種重生。

中午吃了一家位於桃園的山東日照麵食,日照這個遠在對岸北方的地名,只出現在我們的地理教科書中,若非戰爭的流離,日照的人與口味也不會出現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面對戰爭的遷徙,不也是一種帶有「末日」恐懼的心情嗎?  而今卻在桃園重新與我們見面,香醇的醋,沾著皮薄且特別餡料的水餃,以及手工麵條製成的肉醬乾麵與「肉麻麵」(肉醬中拌入麻醬),切成薄片的涼拌苦瓜等等,餐點名稱、外觀皆與我們熟知的並無太大差異。但是,在口中舌尖化開的卻不是所謂的「台灣味」,也不是任何一種曾經嘗過的北方味,姑且就叫它「日照味」吧。因著戰爭流離的日照,卻在我們舌尖重生。

日照小館。桃園縣桃園市新埔七街23號。

20120.12.21馬雅末日這天,我的舌頭領悟了「末日即重生」,我的相機拍到了如「鳳凰浴火重生」的飛機景緻,我們在邁向末日的林口線上看著客運、煤列在各個場景中穿梭,我們期待它的重生。

1902/1901 林口線(桃林客車)大轉彎
樹洞

R52穿樹洞而來

R52回送穿樹洞

R52回送

桃園高中站,鐵道橋

R51林口站

破雲而出的火鳥功

樹洞






















誰是熟朋友,熟水餃好吃

今日一言:絕非"飯飯"之交,務求"麵麵"俱到。
語解:誰是熟朋友,熟水餃好吃。

H大人欲問,我的文字總有一種莫名的調調.......講不出來是哪種。

我想,是.....洋蔥吧。生食辛辣猛催淚、煮熟甘甜亦落淚。(參見電影《食神》)


今獲HHR小隊長御賜:字字豬雞。

2012年12月15日 星期六

空間劇本:空間、織品構造、人體(Space, Fabric, Body)

今天跟一個正在做畢業設計的女學生聊到她的題目。算是個說書人的茶餘飯後吧,但有點意思,姑且就記錄下來,當做日後的教學筆記。

她談到想做「空間、織品構造、人體」,她的原話當然不是這幾個字,我暫時用我理解的概念來命名這個題目。重點在中間那個字,我們俗稱「衣服」(clothes)或「時尚設計」(fashion design)的織品構造物(Fabric-tonics:應該沒這個字,暫表)。小妮子滿腦子想的是往時尚業走的生涯規劃,所以滿口忘記了滿腦的建築細胞,辭不達意。我理解的意思是,想做個透過織品構造來設計空間,人、織品皆為空間展演的載體(或者叫做演員好了)。

所以她題目所要處理的,並不是服裝設計或時尚設計,雖然會動用到這方面的知識與技術,卻與此完全不同。在這個概念中,人體也不應該僅僅是支撐「服裝雕塑」的底座,也不是個移動的雕塑,所有的重點,都應該放在「空間性」、「織品構造性」與「人體」三者的交互纏繞上。也就是說,這是一場不用紙板或水泥的建造活動,這是一齣有人體卻沒有人的劇場,這是一組充滿布料構成的體操。

順著這個方向想,那麼她的設計計畫書,應該會是一齣空間劇本。跟傳統的建築設計一樣,會有一份定性、定量的「建築計畫」。這個計畫書,又不會僅止於坊間實務界需要的那樣,還必須得投射出她對於畢業設計這件事的企圖或欲望,姑且叫做「設計議題」好了。她已經想了幾個字(先不破梗),我把這當做「空間氛圍」或者「無以名之的品質*」(雖然她已經「名之」了)。我的建議是,既然最後的呈現會是「空間展演」的型態,「劇本」(即計畫書)會是維繫這個展演的本質性文本,那麼,當務之急,應該趕緊生產這份文本,正如其同學在此刻所做的:擬訂題目、選定基地、設定議題、案例研究、研擬空間量與空間品質.......等等的畢業設計「計畫書」階段。

所以,從幾個詞語(words),到最終劇本中的幾幕(episodes),兩者之間所需賴以聯繫的,則是把碎片重新捏塑在一起的敘事能力,就是說故事。我建議用標籤雲(tags)的概念,讓原本的詞語(words)延展/延異,使得粗料(raw)般的詞語得以發酵、膨脹,藉以形成空間的故事。舉例來說,原本發想的「自戀」(narcissism)一詞,可以跟水仙(Narcissus)產生聯繫等等,一詞多義、多詞一義、反義、歧義,都是助長詞語厚度,增生敘事空間的可能方法。當然,要形成空間劇本,方法不只這一種。

另外,也旁及可能的操作法,織品構造物是她想運用的主要工法,但題目的意圖已經超越衣服本身,變成一場展演或舞台呈現,所以如何編排、成了設計操作的重點。原本建議可能會是3D模擬的軟體,如Poser或Rhino的組合,她也打算趕緊去詢問相關的老師。在寫此篇時,又想到,那會不會是類似電影分鏡表的一種東西。總之,都參考看看吧。

註*:「無以名之的品質」是Christopher Alexander所著《建築模式語言》(A Pattern Language,或譯《模式語彙之再現》)一書的提法。(http://liuho.anow.com.tw/showroom/view.php?C=642790)





2012年10月7日 星期日

吐白人生之二:德不孤,必有鄰.......

又來記錄水果攤吐白語錄,今日詩興小發(時事則是師性亂發,從馬友友到馬蜂窩)。

H師見我詩性小發,說:「你跟我阿祖一定是好朋友」(豈敢)
我其實只是一介八股餘毒未清八里對岸憤青。
不過既然被溢美稱「友」,又同以「達」字為名,那麼就且「友達」吧。(達觀樓主阿祖,晚輩僭越了....)

南台灣小真妹為機瘟所苦.......
我又吟:「德不孤,必有鄰。機不good,必哀鳴。」



詩,無障礙;人,寸難行......




今天在FB上看到朋友貼出的照片,是今年的台北詩歌節,主題是「詩,無障礙」。
詩歌節的活動,以及策展主題,立意美好,本人除了按讚之外皆無異見。

只是,看到這個主題slogan,不禁詩性小發想吟對一番。
既然是台北市主辦的,又見主題是 無障礙。

遂有此對,聊表資深市民拳拳不服之心。

詩,無障礙;人,寸難行。
語解
追求詩的無障礙,美則美矣,但身為市民,基本的人行空間無障礙,立法已久,尚不可得。
每回走在人行道、騎樓上,除了有無碳的腳踏車穿梭,更有機車騎士雙腳離地行駛其上,並隨時用眼睛正視或餘光暗示路人讓路,「人行有道,舟車先行,騎樓淨空,騎士目空」。

花,還在博;路,仍未平。
語解
會期結束的花卉博覽會場地,原是都市計畫編定的台北市都會公園,這個歷史悠久的公園預定地,被占用的歷史也相當悠久。本來應該隨著博覽會結束而拆除的場館,突然又要留下來蠅運了,所以延續圓山動物園區的概念,結合週邊飛行場的概念,台北市預計要打造都會級的飛行昆蟲館,基本上會是「蚊子與蒼蠅齊飛,河水共航天一色」。
至於地上爬的,還要等一下,路平尚未成功,自己小心棲地。

今日一言(s 囉囌到複數型了)
詩,無障礙;人,寸難行。
花,還在博;路,仍未平。


2012年10月4日 星期四

復興。中華文化


為了 2012.10.2這天下午去濱江果菜市場拍飛機的這個臨時性理由,前一天晚上買了評估已久的Nikon 70-300 VR長鏡頭。過去外拍建築時,常常24mm PC-E 一鏡到底,修正了變形,涵納了建物全體,但略過了細節特寫,也失去了拍攝許多不可及的遠方景致的可能性。

這天下午,主角立榮ATR72-600尚未來之前,捕捉到這張,說明了此鏡對我的兩層意義。
這張照片則另有雙關,復興航空的ATR72曾是我往來台澎搭乘過最頻繁的機種。背景的圓山大飯店,則是在中華文化復興運動的脈絡下,所產生的宮殿式現代建築。

此篇曰  復興。中華文化

2012年9月21日 星期五

今日一言:社區營造熱瑜珈、官僚科層冷僵直

今天是921集集大地震的13周年。

1999當年,我任職在一個做社區營造的NPO中,正在了結一宗被拖延的專案計畫的結案報告(拖延責任有我在內)。深夜突如其來的劇烈搖晃而停電,過了一陣未見復電的可能,深知災害非小,雖無進一步訊息,問候了前同事後便睡去。

地震的種種訊息灌滿日常生活,兩個月後,單位內要著手一項官民合作計畫,兩家知名企業,願意贊助災區的社區營造工作。基於主管對於阪神震災的認識,深知光是密集的投入物資進災區,是無法舉步邁上重建之路的,遂有此案:透過非災區的社造組織,來協助災區的既有或新成立的社區組織,關切並予以支援,促使其能開始在災區內部,組織起重建的意見與力量。

基於這個計畫,本來預定終結的聘雇關係,又再重啟。我在這個計畫中又多學習摸索了一年。這是我在第三部門的第三年,卻已是這個辦公室內,除了會計之外的最長期專職人員(不敢說最資深,畢竟後來加入的新同事都個個經驗豐富)。

跟本計畫、本組織關係密切的新故鄉基金會,13年後仍在埔里奮力耕耘。然而,當初主導社區營造計畫的文建會,如今社區營造的精神安在? 如瑜珈般柔軟而堅韌的治理力仍然大隱於野,在朝者猶如患了僵直性脊椎炎般,越來越僵硬,越來越難見到921時的柔軟。

今日一言:社區營造熱瑜珈、官僚科層冷僵直


相關報導:
921重生典範 青蛙與紙教堂 桃米社區寫奇蹟〉
http://news.chinatimes.com/mainland/17180501/112012092100553.html

〈社論-921啟示:面對災難的跨領域治理策略〉
http://news.chinatimes.com/forum/11051402/112012092100525.html

2012年9月15日 星期六

新舊丸之內、盡在丸之內

照片來源: 東京駅の復原(restoration)  http://www.facebook.com/photo.php?fbid=430219720357160&set=a.389893681056431.83500.131821956863606&type=3&theater

今天東京駅の復原(restoration)」這個FB粉絲頁,出現了上面這張奧妙的照片。
照片的上半部左右兩側出現的大樓,分別是丸大樓、新丸大樓,夾在畫面中央的是前川國男的東京海上大樓。拍攝這張照片的位置,估計是東京車站丸之內南口的一個圓洞,應該是預計要安裝新的時鐘的預留孔。彈丸小孔、映照出丸之內地區的精華,讓我不禁想吟一句:
「新舊丸之內、盡在丸之內」

「吐白」FB上的口沫機智、相濡歇後(隨時連載中)

每每跟FB上的朋友、時事,你一言我一語地,不小心就出現了逗趣(大家的點都很低、不然就是tone很近)、雋永(反正到失憶為止)的歇後語。為了記得那些口沫機智、與這些你我會懂的梗。特留此篇,隨時連載更新。

某日帥氣的攝影大師出草、遇到昭和年間出生的阿姨攀談不止,遂有此語。
「人瘦真好、人胖吃草」
又因為朋友們號稱OO出草團,又有變形
「人瘦出草團、人胖吃草團」

又某日,尖閣諸島釣魚台,有人相爭,爭到彭佳嶼去,於是,我想到當兵莒光日的節目片尾曲「 微微風~~湧起舊夢~~拾起一片回憶如葉落~~再也想不起~難忘的是什麼~~多情多怨~多傷人重~~」所以
「不管彭佳嶼、只愛彭佳慧」
這麼想的不只我一人,那幾天也曾看到網友有類似留言(已不可考、見諒)

915古蹟日,OO出草團對本人的不知哪幾句名言,又再回味,還一邊配一番搾,不知是酒前還是酒後,「吐白」一詞又脫口云云,話說本人所言也非 三太子聖令(望 聖君見諒),出草大師也非乩童,隨便「吐白」怕是會招周遭上人潑水(或吐白),遂趕緊在FB上自曝之前自己的「吐白」一語純粹是「臨時抱佛腳」,來掩飾自己只是面似專家貌,其實只是對美食、美景、美物、美OO....聞香而來的佛跳牆。所以
「臨時抱佛腳、聞香佛跳腳」

2012年8月27日 星期一

《台灣營造業百年史》書介、評論與其他(2/?)

編輯體例

本書採取了眾人合作的編寫方式,由遠流出版社出版。從版權頁得知,總策劃為互助營造林清波總裁,總顧問為副總裁廖萬應先生,並邀請中研院陳國棟研究員擔任總審定。撰寫者雖名為「互助營造股份有限公司」,實際上分為兩組作者,一組「寫作團隊」為于欣可、江瑞祥、林炳炎、林聖凱、張耕為、黃千桓、黃智偉、黃輝猛、曾瑞佳、葉如萍、葉昭甫、廖彥豪、劉倩華、蕭景文。另一組「互助營造股份有限公司」則有李安琳、周敬揮、洪妙晶、張順忠。此外還有曾淑正,應為遠流叢書主編。

在通史類的寫作上,多位作者合著相當常見,但本書雖名列多位作者,查遍全書卻不清楚每位作者的分工。我們僅能從林炳炎先生處得知他與黃智偉分別負責收集戰後到美援結束前與日治時期的資料,卻不清楚資料由誰撰寫成書。而所謂的資料收集是否附帶初稿,亦未能得知。此為本書第一敗筆,有失策劃此書者的治史原初。所謂文責各負,最基本的動作即是將撰寫人分別具名以示負責,此為出版之本、也是治史之本。

其次,本書書末雖然附有參考資料的來源,但於文中未加以標註,難以辨認圖、文出處,使「台灣營造業百年史」雖是百年來之「始」,卻也自斷了後續研究者可承接的機會,雖「始」如「終」,頗有以一家之言,將營造業蓋棺定論之態,實不足取。此為第二敗筆。

第三,本書採正18K、368頁、雪銅紙彩色印刷、平裝,在遠流出版社中列名「本土與世界」系列叢書,查此系列未有強烈的叢書特徵,也未有嚴格的編輯風格,所以本書的編輯格式應帶有相當的自由度。然而,本書可能囿於發行經費或其他原因,在影像編排上,有違歷史出版之慣例:鑒於此書所選圖說,皆為重要史料,更有許多圖片可能首次出版(或出版多年後的首次再版),應儘量放大圖說細節始能清楚辨讀,以利後續研究。然本書之圖片卻未有章法,清晰能辨之原圖縮小排版,而模糊不清之圖卻放大處理,編排上也忽大忽小,難收史料出版之效。此外,圖片皆為意象式的鋪排,並未「以圖佐文」、或「以文解圖」,閱讀起來雖較為輕鬆,但喪失了「圖像證史」的機會。另外,圖片所附解說,來源多處不詳或錯誤,也欠缺年代標示。僅於獨照人像能辨,合照的部分欠缺重要人物指認。而搭配的列表,在編排上疏鬆不一,也難有一致的可讀性。

全書編輯上,較為可讚之處,為增添人名、專有名詞的圖文框編輯,有助於閱讀時對於相關人事背景與專門知識的即時解惑。另外,書末編有索引,方便查找。

林總裁於自序所期:「希望藉由本書付梓,能夠拋磚引玉,激起研究台灣營造業歷史的風潮」一席,光是此三大敗筆,恐就讓後繼者步履蹣跚卻步。(待續)


2012年8月25日 星期六

《台灣營造業百年史》書介、評論與其他(1/?)

此書緣起

2012.8.19與林炳炎前輩相約在青島東路的台大校友會館,為的是《台灣營造業百年史》一書甫出刊,林前輩欲送我一本。(大感謝!!!)

得知林前輩參與此書撰寫已有2年餘,未再見面也差不多時間,期間本人增胖不少,以致於今年在洪師的課堂上,竟讓前輩認不出我來,實在慚愧。
近日,《台灣營造業百年史》一書發表,總策畫林清波董事長在老爺飯店舉辦了新書發表,由於未對外公開,小弟無緣參與。會後,林前輩知道我對此書的興趣,慷慨要送我一本,而我最近購得杜繼東博士著《1950-1965美國對臺灣地區援助研究》,引用有林前輩之《保衛大台灣的美援》,正好在這次"面交"跟林前輩交換。

林前輩對史料的掌握與注重,是其寫作的重要特色,杜文稱之為"史料堆砌",實在是有失研究同道之風範。況且,杜還大量引用林前輩著作而未詳加注疏,已近乎違背學術倫理之態。林前輩得杜文後,逐一批駁,可詳http://pylin.kaishao.idv.tw/?p=4274。杜文恐非孤例,近年中國的對台的歷史研究,除兩蔣研究外,往往受限於來台查檔田野之不足,為書立著後,竟成虛擲洛陽之作。乍讀之下,四平八穩;深究之後,才知其實為囿於現成觀點之作。對於中國知台之社經狀況,或許有益;若視之為學術,則原地踏步甚或有後退之虞。尤其中國以其人力之沛,應有無限的研究動能,可在中文語境的人文社科研究中,與台灣互通有無,可惜杜文一類,浪費了這個機會。希望日後此一情形能夠有所改善。

回到《台灣營造業百年史》的出版。從近代歷史上來看,建築、土木原本就系出同源,在逐漸分工的歷程中,走上了不同的價值取向,雖是社會發展之必然,卻也將之越來越置於不可觸的兩端,長此以往,將扼殺專業對話與合作的空間,若不改善,雙方俱敗。今日若能在專業發展史上溯其源,則相互了解才有可能,並進一步為社會大眾所理解,才是專業之福。所以,對於此書策劃的互助營造林清波董事長與寫作團隊表示敬意。身處建築學院/專業,看到相鄰的土木、營造相繼關切的本土專業的身世,衷心覺得可賀。

本書在歷史斷限上,上溯荷、鄭、清,實已超過"百年"。在欽佩之餘,卻又不免擔心,在有限的篇幅上要如何容納如此浩瀚的段落。以本人之見,自日治時代起述足矣,加入荷鄭清,或許僅有"政治正確"四字可解。(待續)

2012年6月21日 星期四

2012東京景點建議

暑假又是旅遊旺季,去日本的尤其多,東京又重回大家的景點了。以下是一些混合了一般旅程的建築景點的建議....

2012東京火紅的景點,東京天空樹,就位於淺草隔著隅田川對面的墨田區,而淺草有隈研吾的新作"淺草文化觀光中心"http://www.youtube.com/watch?v=QeYapjKYkEM&feature=player_embedded

2012年6月1日 星期五

師大樂群堂(健康中心)以及"雨神"人生

2012.5.31 Dasu 攝。https://vimeo.com/43238097
2012.5.31承蒙122大學的H君教授邀請,到他的課堂上充當「戰後台灣建築專家」,指點他徒弟們關於台北市公園的學期作業。在林炳炎陳凱劭兩位前輩先進不在的情況下,暫時頂起這「專家」這龍眼殼。才從163要出發,好不湊巧,雨神(台語)就是雨神,龍眼殼(台語)還沒頂到,就下起雨。本想搭車出門的只好開車。

課前刻意提早到校,想說高等學校建築一直沒有好好拍過,順便拍照存檔,以免甚麼時候備好好看掉。第一個遇上的音樂系館從校外圍牆看狀似平實、校園內的主入口卻大玩幾何量體構成,在緊鄰講堂(禮堂)邊上的腹地邊上,倒也玩的恰如其分,有表現也有協調,沒有太過火,不辱Frank Wu前輩的功力。順著往大門的方向走,緊鄰的講堂相當優美,側面迴廊、正面山牆入口皆拍了一些,本想進入室內繼續拍,卻看到熟睡的工人,好吧,122大學是有名的打擾睡午覺手會爛的地方,就不進去了。

來到校門內的噴水池,哥德式的校園正面前,這彈丸之地的平面佈局真的有像池袋西口的立教大學(還是某個我曾造訪的大學校園?但肯定不是有黑頭車與保鑣隨時待命的學習院大學,也不會是綠草如茵入校門右側有的洞洞教堂的東京女子大學)。很快跳過霍格華茲情結,來到9又1/2月台,不是,是藝術學院前的木平台,文薈堂山牆映入眼簾,而旁邊的健康中心才是今天提早來的真正目的。


健康中心的前身,據H教授說,這裡是自由中國最早的大專青年把妹廳交誼廳,聽起來真健康。這房子是美援資助的,所以用「美援」建築結成「美緣」,這不正是1960年代版的「我愛紅娘」、「來電五十」嗎?!後來改成門診性質的健康中心,這醫「相思病」、「豬哥病」的地方突然變成治感冒、醫牙痛的,果然是個不易了解的「純真年代」。本來「樂群」大空間,轉變成小隔間,前一陣子隔間被拆光,現在「樂群」感又回來了,只是不知要與誰相群。


關於二樓剝開天花板後而觀察到的屋架結構,幾天前已經在林炳炎前輩的格上PO過了我的淺見,轉摘如下:


謝明達 寫道: 
看到樂群堂(健康中心)的屋架結構,有幾點想法。
從房屋結構來論,屋頂本身乘載的荷重為自重、風昇力與瞬時降雨。以樂群堂而言,自重為屋瓦、屋架上的木材小樑、以及鋼筋混凝土大樑。斜屋頂式的空間搭配屋瓦,到底應該要用木構造,或全用鋼筋混凝土建造,在現今的物質條件來看,見仁見智。但在美援時期,恐怕是諸多因素的總合。
首先,美援建築活動往往是在一定期間的密集多產,並且須在一定時限完成,才足以發揮其房舍的政經目的。因此在材料選用上,必須經得起迅速、妥善、價宜等條件。由此來看,運用鋼筋混凝土的主結構在校園建築中顯得適切,畢竟不是美軍來台初期自造的軍事營房,可以利用迅速搭建的木材或拱形波浪鐵皮來將就。其次,為何不是加強磚造?可能牽涉的有工期長短、紅磚供應量、以及跨度的因素。固然,水泥與紅磚在戰後初期都有管制(通常是怕供不應求),但後來多採水泥的一部分原因,可能是紅磚燒製速度趕不上遍地興建房舍的速度。
其次,採斜屋頂搭配屋瓦而非平頂,恐怕和設計與施工習慣有關。從設計來講,斜頂的建築在當時低矮的城市景觀中仍然是多數,可能也有兼顧校園同期房舍景觀一致,兼以斜頂較平頂有排水迅速的好處等幾種原因;而施工習慣上,台灣的工人早已熟悉中西斜頂屋架的構築,平頂反而在當時是少數。
再者,為何是混凝土大樑而非木造大樑?或者是木造小樑搭配屋瓦而非直接打混凝土?我想目前看到的成果應是當時的最佳方案。一方面,在混凝土結構中,若要搭接木頭大樑,其接頭的轉換與設計恐較為複雜並多費材料。另一方面,若捨木造小樑而全採混凝土也是所費不貲。
這樣說恐怕不容易懂,必須回到當時的物質條件來看。一般而言,大尺寸的木樑比起相同材積的小樑而言,肯定要來的貴,原因在於樹木有一定的生長大小,原生的木頭結構有其尺寸上的天然限制。以樂群堂的跨度來看,採用木樑肯定有辦法取得足寸的材料,但肯定相當昂貴。
在美援建築遍地開花、材料人工供應有限的台北,加以美援經費上被嚴格的審計把關,恐怕是當前來理解美援建築設計與構造的原因時,必須要先有的觀念。


至於一樓靠近德X炸雞那側的走道(以前應該一度是貫穿前後的走道吧、我猜),突然出現一根獨立柱,連帶上方的屋樑也變得型態不同,原本橫向跨度屋樑在接上兩側外牆主柱時所增深的樑斷面,到了這個獨立柱上的樑時,變成收平的接法。我猜是因為跨度減半,所以原本的抗彎矩設計可以減少。這部分還需要真正的專家來指點。

而夾在藝術學院L型合院跟健康主入口的「險峻海峽」,突然又從地心冒出一座地下道出口,本來應該顯得突兀,倒也因為屋頂的水泥曲面顯得委婉動人。(難道是因為台北市地下道出口全部都被好好看之後,我的鄉愁心理在作祟嗎?)

跳過咖哩雞飯午餐與甩不掉的電話行銷。


下課鐘敲響,趕緊衝往分布在井字型平面一角的Makoto樓。校園教室平面上出現的井字遊戲,原來是長這樣,房子沒到難看的地步,前低後高的量體佈局也頗為巧妙,總覺得舒緩度不如前面的高等學校,畢竟學校腹地真的太小,也只能說一聲:「Frank Wu前輩,您辛苦了。」井字遊戲配置中的圈叉半戶外空間與廊道,若在晴天應該頗為舒適,今天雲多,則顯略微陰暗。還是前面高等學校的走廊有味道(拔掉那些辦簽證的櫃台的話會更好)。

電梯前在排隊,不等了,11路直上四樓。ㄟ...歷史學系?那地球防衛司令在哪上課?含蓄到不為外人所知的標示牌果然是防禦性空間的第一招。正欲亂闖之際,所幸迎面看到H教授,來到了前藏經閣的教室。

原訂有兩位同學將分別報告「六號公園」與「南海學園」,報告六號公園的同學會兼論國父紀念館(我的專長)、光復國小(我還稍熟);而不在我守備區內的「南海學園」同學恰好沒來(呼......帶了一堆書想說可以臨時抱佛腳竟然沒用到)。在H君教授的介紹下,變成我先上台進行「一人成唬」。不知不覺佔用了許多時間,竟然還是沒有幫到小巨蛋管區的同學完成PPT,殘念。

課後,去參觀真正的司令部,室內空間是我們163的數倍大,讓許多研究上珍貴的神奇寶貝都可以有地方收藏。終於可以理解122校園的外部空間為什麼這麼緊湊了。

賦歸。在車上得知,大倉飯店將會落腳台北南京東路一段。

2012年5月25日 星期五

張亦煌建築師(1920.8.2-2002.4.13)。永立建築師事務所


(上圖錄自1975年版《台灣省建築師公會會員錄》p.318,掃描檔由徐明松老師提供)

立建築師事務所,主持建築師為張亦煌(1920.8.2-2002.4.13),籍貫上海,(上海)私立大同大學畢業。大同大學在當時僅設有土木系,推測張亦煌亦是以土木專業畢業。

在進入永立建築師事務所開業前,曾與辛文士建築師(開業證書:甲等第8號)同在光華建築師事務所開業。從後面的省府公報訊息來看,辛文士顯然是光華的主要建築師。 光華建築師事務所在戰後初期知名的作品有1948(?1949)年的台灣銀行高雄分行,陳聿波設計。(參見陳凱劭的部落格http://blog.kaishao.idv.tw/?p=2906)

台灣銀行高雄分行 摘自 http://202.41.245.2/bbs/attachment/Mon_1105/91_188_edec94a36e21586.jpg

1951.4.1 辛文士繳回開業證書離台,台灣省政府建設廳撤銷了辛文士的開業證書,但仍由張亦煌(開業證書:甲等第79號)持續以光華的名稱開業。 (http://gaz.ncl.edu.tw/detail.jsp?sysid=E1019859) 此一時期的台灣建築師,正處青黃不接之際,資深有財力者離台另尋業務機會,並藉以遠離東亞戰禍(韓戰爆發),青壯如張亦煌者(年約30初),則得想辦法在台灣安身立命下來。

1951.10.26 張亦煌以無意繼續開業為由,申請撤銷建築師開業證。此時撤銷的是「甲等第79號」這份開業證。( http://gaz.ncl.edu.tw/detail.jsp?sysid=E1048832 ) 這樣的訊息顯得奇怪,張亦煌正值而立之年,顯然無轉業或離台之意,卻以無意繼續開業為由申請撤銷開業證,查同一時期也有許多建築師提出類似申請。(推測)可能與省府疏遷工程以及台北縣、市的限建有關。

1952.12 張亦煌加入台灣省建築師公會(會員證第093號)(http://www.iarchi.net/new_content.phtml?id=733)。根據1975版《台灣省建築師公會會員錄》p.318, 張亦煌在台北市開封街2段22號以「永立建築師事務所」開業。開業證書為「工師業字第018號」。

1953.9.24 台灣省政府建設廳撤銷永立建築師事務所吳旦平建築師之登記,因吳去世。(http://gaz.ncl.edu.tw/detail.jsp?sysid=E1009811) 由此可知,永立也可能非張亦煌所創,或許是張承接了吳旦平的事務所也不一定。

1957-1958 師大樂群堂落成(健康中心) (http://pylin.kaishao.idv.tw/?p=2750#comment-7534)

1964 國立歷史博物館(南海路) by 永立建築師事務所沈學優、張亦煌、任偉恩參與設計。 (www.fu-chaoching.idv.tw/file/class/ta_06.pdf )

1967-1971 甫從台北工專建築科畢業的吳增榮(1942-)建築師任職於永立建築師事務所 ( http://home.educities.edu.tw/lingyf/na/pep019.html )
.
.
.
.
.
2003.3.28 台北市工務局因張亦煌逝世撤銷他的「工師業字第018號開業證書」。(http://gaz.ncl.edu.tw/detail.jsp?sysid=H0321923)

從張亦煌的個人開業活動看來,戰後初期台灣的建築師與事務所之分合,仍有許多故事。
--------------------
以下錄自 http://www.iarchi.net/new_content.phtml?id=733
會議名稱:本會(台灣省建築師公會) 第十三屆第八次理事會會議。
會議時間:2002-05-15 14:00:00
會議地點:本會第一會議室(台中市台中港路一段四00號十二樓)。
---(略)---
四、討論事項:

(二)
案由:擬公告註銷本會會員張亦煌、胡朝郡、翁戊辰、陳武祥等四位建築師會
籍案,提請討論。
說明:
1.張亦煌建築師民國九年八月二日出生,民國四十一年十二月入會,民國九
十一年四月十三日逝世。
---(略)---

2012年5月16日 星期三

The Chinese Recorder and Missionary Journal 《教務雜誌》(共75冊)

The Chinese Recorder and Missionary Journal 《教務雜誌》(共75冊):
The Chinese Recorder and Missionary Journal (全套紙本共 75 冊)
編輯委員:汪靈光、查時傑(主編)、項潔

出版時間 : 2012年2月10日

出版單位 : 臺大出版中心、基督教與中國研究中心

裝訂 : 精裝

語言 : 英文

ISBN : 978-986-02-7510-0

定價 : 300000 元 (不含運費 )
* The Chinese Recorder Index: A Guide to Christian Missions in Asia, 1867-1941 were published by agreement with The Rowman & Littlefield Publishers through the Chinese Connection Agency, a division of the Yao Enterprises, LLC.

The Chinese Recorder, The Missionary Recorder, The Chinese Recorder Index, 教務雜誌

☆全套精裝版首次完整問世

AD 1867-1941 西方傳教士在中國信息交流全紀錄
The Chinese Recorder and Missionary Journal 《教務雜誌》(簡稱 The Chinese Recorder , CR)是 19 – 20 世紀在動盪中國出版的英文刊物中持續時間最長者,直至 1941 年因太平洋戰爭爆發才停刊。此刊物創辦之初乃為提供來華傳(宣)教士一個交換訊息的平臺,以協助彼此對中國文化的瞭解與工作推行;然因其紀錄詳實,輔以許多手繪圖片與照片、精密統計數字,不但是超過半世紀西方管窺、瞭解中國的重要窗口,更因記載內容旁及亞非美歐洲,不僅為研究 19 – 20 世紀的重要文本,更是研究中國近代史不可或缺的重要史料!
本套書由基督教與中國研究中心與國立臺灣大學出版中心二單位戮力合作,搜尋並重整散佚於世界各地之頁面,補齊全套;套書包括《教務雜誌》前身— The Missionary Recorder ,另收錄索引 2 冊—由美國賓州州立大學歷史學者 Kathleen L. Lodwick 花費鉅時精心彙整而成,更方便研究者依主題於 5 萬多頁的歷史長河中穿梭查詢。
☆ The Chinese Recorder 套書簡介:

1. 首次全套 完整出版(75 冊)

‧ The Missionary Recorder: A Repository of Intelligence from Eastern Missions, and Medium of General Information (1冊,1867年,為 CR 前身)

‧ The Chinese Recorder and Missionary Journal (72 冊,1868-1941年)

‧The Chinese Recorder Index: A Guide to Christian Missions in Asia, 1867-1941(2冊)

2. 另外,獨家開發 Web 版索引工具CRISE :

‧針對 CR Index ,獨家開發 Web 索引工具CRISE (CRI Search Engine),方便史料研究。
☆ The Chinese Recorder 套書特色:

1. 價值 – 為極珍貴史料

‧在中國出版最久的英文刊物,長達 75 年 (1867-1941)

‧原為傳教士互通訊息平臺

‧撰寫角度客觀中立,為「在華生活的外國人」側寫中國,異於其他中國人或西方人 撰寫之史料

2. 內容 – 豐富多元

‧ 討論議題多元,除基督教福音內容外,含大量生活習慣、語言學習、儒釋道思想研究心得、中國經典翻譯,各種教育文化、經濟、風土民情、醫療、社會服務等文章

‧ 紀錄當代時事,如中法戰爭、義和拳亂、辛亥革命、反鴉片運動、收回教育權、反基運動、共產主義在中國興起等

‧ 含珍貴統計數據:如興建教會、學校、醫院、中國基督教傳道大會、中國教會成長等

‧ 含大量圖(照)片:珍貴的人物、建築、少數民族等重要圖片、各式手繪圖、地圖等

3. 頁面 – 收錄完整 :

‧ 珍貴原刊逐一掃描

‧ 補齊全套(含一般版本欠缺的 1869 年 1- 4月與 1941 年 12 月)

‧ 經數個版本詳細比對,依原刊樣貌修補而成

4. 實用 – 利於研究:

‧ 收錄 2 冊索引

‧ 全套75冊完整紙本,方便借閱、彼此參照

‧ 獨家開發 CR Index Web 索引工具CRISE,以後分類統計、串聯,方便史料研究

‧ 其他同類史料無上述優點

詳情

2012年5月7日 星期一

Novoflex creates adapters for Fujifilm X-Pro1

Novoflex creates adapters for Fujifilm X-Pro1: Novoflex.png
Novoflex has announced a range of mount adapters for the Fujifilm X-Pro1's X mount. The adapters allow the use of a wide range of non-XF lenses with the 16MP mirrorless camera. The range supports a broad cross-section of current and legacy lenses, including Canon FD, Nikon, Contax, Olympus OM and Minolta MD and AF mounts. There is also an adapter to allow use of Leica M-mount lenses, if you can't wait for the one Fujifilm said it is developing. The adapters will be available from the end of May 2012 at prices range from around €89 to €169, depending on the complexity of the adapter (there are also adapters for medium-format lenses that can cost as much as €350). (via Photoscala)

2012年5月2日 星期三

[轉貼]清大彭明輝的部落格: 學術文獻回顧與分析的程序與技巧

[轉貼]
清大彭明輝的部落格: 學術文獻回顧與分析的程序與技巧: 清大  彭明輝 前言 學術研究是「站在巨人的肩膀上」,追求的是「把既有知識的邊界往前推」;而它最忌諱的是「閉門造車」。因此,學術文獻回顧(literature survey)與分析是學術研究的第一步,也是最重要的工作。把學術文獻回顧與分析的工作做得完整、徹底,自然會培養出從事學術...

[轉貼]從台塑告莊秉潔教授案談學術自由

[轉貼自"清大彭明輝的部落格"]
從台塑告莊秉潔教授案談學術自由:
我在「學術自由的本意與淪喪」一文中主張教育部和國科會的五年五百億與正教授分級制侵犯學術自由,而台塑告莊秉潔教授一案中更充滿對學術自由的無知與誤會,令人遺憾。兩案都顯示國內對「學術自由」這一項受全球憲法保障的基本人權既無知而又不珍惜,這絕非國人之福!

各國之所以會用最高位階的憲法來保障學術自由,最終目的並非為了保障學者個人的權利,而是要保障全體國人的共同福祉。每個社會都有價值觀上的盲點,或者涉及公共福祉而是非難斷的議題,需要靠學術界不斷探索與反覆論證的過程去突破既有的盲點,釐清紛爭,找到社會適用的價值與是非。假如學術自由無法獲得合理之保障,社會將囿於威權、財閥的惡勢力,或者世襲的偏見與盲從,而無法掙脫。因此,學術自由是一切人權的第一道守護關卡,學術自由一淪喪或被任意侵損,其他人的基本人權也終將唇亡齒寒。
繼續閱讀...